中国公益日报 > 新闻 > 国内 > >

中华玉雕艺术大师宋少军

2025-08-12 09:49中国公益日报 编辑:孟瑾 分享

一片冰心不染尘 , 美玉无瑕显匠心

---访中华玉雕艺术大师宋少军

 宋少军,中国杰出工艺美术大师,国家一级美术师,世界玉雕领域的领军人物。其作品以精湛的技艺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创作题材涵盖人物、山水、瑞兽、花卉等,巧妙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宗教艺术与世界美学经典,风格独树一帜。作为“一带一路”国宾伴手礼的创作者,宋少军大师以玉为媒,通过温润如玉的东方美学,传递和平、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  

在艺术风格上,宋少军大师的玉雕作品选料考究、雕工细腻,线条流畅而富有神韵,既彰显中国传统玉雕的匠心传承,又赋予现代艺术创新。每一件作品不仅是珍贵的艺术瑰宝,更是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宋少军大师以玉雕艺术助力“一带一路”,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魅力与时代风采。

握瑜怀瑾  明心见性结善缘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亮一盏灯,这是一种心无旁骛地坚守与执着,也是一种看淡繁华的睿智和厚重。他是玉雕行业桃李满天下的“一代宗师”,是助力中国玉雕事业走向国际的“一带一路重要推手”,是择一事、终一生的“爱玉者”……他就是中华玉雕艺术大师宋少军。

手握金刚钻,敢揽“玉器活”。在开封大学,客座教授宋少军大师正在认真地对一枚度母玉像进行最后的耐心打磨,慈悲、饱满、富有母性光辉形象的绿度母像,栩栩如生,连发丝和眼角的笑纹都是那么逼真。

“这块度母玉雕的原料虽是满绿,但有纹有裂有白棉,也就是有一些瑕疵。宋老师这些天边雕边看,在不破坏原材料的外形,顺应自然纹理的前提下,硬是避开了所有瑕疵,还不浪费,这正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在旁边专心学习的学生说,宋老师在教学时,对每个人都一视同仁,总鼓励学生多表达观点,畅所欲言。

人文南阳名古今,镇平玉雕誉中外。镇平县位于豫西南腹地,这里有三潭碧水、菩提古刹、巍巍五朵山、悠悠赵河,自然条件得天独厚;这里的金字招牌闻名遐迩,“中国玉雕之乡”“中国地毯之乡”“中国金鱼之乡”“中国玉兰之乡”,是全国科技富民试点县。1967年,宋少军出生于镇平县侯集镇常营村的一个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农村大家庭中,在童年时期,虽未接触过系统的美育教育,但他在大自然中尽情地奔跑,跟着村里的老人接触玉雕、面塑、泥人、篆刻、窗花等工艺品,早就不知不觉地在心中种下了发现美、创造美的种子,也为他以后从事玉雕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当许多人选择“赚快钱”时,年轻的宋少军却坚定地踏入了玉雕行业,钻研“慢功夫”。他深知“琢玉苦,苦琢玉”:从捞砂、堆砣、制胶到研磨,从白描练习到构图设计,每一道工序都需千锤百炼。寒冬时节,雕刻时必须用冷水降温,即便双手冻得皴裂,他仍坚持赤手接触冰冷的玉石和凉水,日复一日,手上的伤痕成了匠人精神的见证。同行者纷纷放弃,唯有他凭借坚韧的意志坚持到底。学成后,他南下广东,在一家台资玉器厂磨砺技艺,其作品很快赢得专家赞誉和市场青睐。  

改革开放的浪潮中,经济转型冲击着传统国营玉雕厂,为了匠人为了更好地发展,宋少军引进河南匠人到广州华林、四会、平洲、揭阳等玉器市场,成为他们施展才华的舞台。然而,宋少军始终心系家乡南阳。当南阳石佛寺在政府扶持下焕发新生,他毅然带着先进理念和技术回归,投身家乡玉雕产业振兴。像他这样的匠人,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石佛寺国际玉城与小岗加工区的繁荣,让南阳玉雕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三十余载砥砺前行,宋少军不仅继承了传统技艺,更以创新精神形成独特风格。在他看来,现代技术让工艺不再神秘,但真正的玉雕艺术需要文化底蕴与前瞻视野。他始终秉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后辈,推动行业,让中国玉雕在世界舞台上熠熠生辉。

千雕万琢   情融美玉塑精品

“宋少军玉雕工作室”,是由宋少军于1988年创立,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壮大,现已分别在河南、广州成立了5个工作室:宋少军(镇平)工作室,位于河南省镇平县雪枫路东段十六号;宋少军(华林玉器城)工作室,位于广州华林国际玉雕城;宋少军(珠江)工作室,位于广州市海珠区鹭江;宋少军(四会)工作室;宋少军(揭阳)工作室;宋少军(平洲)工作室。宋少军大师带领着创作团队开创了巧用玉雕艺术自然色彩和天然纹路的独特表现手法,设计制作的作品巧取俏色、简约生动、贴近自然、内蕴优美、高雅清逸,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工艺美术博览会的金银大奖,得到众多专家和收藏人士的一致好评与认可。

   在宋少军看来,所有的雕刻技巧都只是一种外在的人工装饰,而一件玉雕作品真正的灵魂则在于玉石本身。只有雕刻的图案足够彰显玉石的天然魅力,使之与玉石浑然天成,那么才称得上是一件成功的作品。若一味地追求技术的高难度,而把复杂的图案雕刻在本就十分完美的玉石上,无疑是舍本逐末、画蛇添足,非但不会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反而会因为图案过于繁琐,而折损玉石本身的魅力。

大道至简。在设计思路上,宋少军大师始终秉承“简单而不失奢华、亮丽而又不失稳重”的设计原则,用最简洁的图案最大限度地展现出玉石的自然风采。他所创作出的玉雕器皿作品,造型式样、图案纹饰,千变万化,既集历史之大成,又有新的发展,让很多业内设计师都到工作室索求设计方案。

呈现美的前提,是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宋少军大师的陆子冈杯金奖作品包括《水滴》《百雀羚野回旋》和《落霞》等。其中,《水滴》描绘的是一个清晨站在草地上的女孩紧紧地依偎在树上,不断向下淌落的露珠,透过朦胧的雾霭看过来,有如天使之眼;《百雀羚野回旋》则展示了一只黄金雀在古老的黄土壤里欢快地飞翔;而《落霞》则以轻盈的画笔勾勒出夕阳西下时的晚霞,将意境美演绎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是宋少军大师通过对现实美的观察,创作出来的艺术成果。

以艺术之美,展现家国情怀以及对民生的祝福,也是宋少军艺术作品的一大特色。如2013年,宋少军作品《锦绣江山》荣获了玉(石)器百花奖银奖;2016年,其作品《如意顺境》荣获了工艺美术“百花奖”(莆田)作品评比银奖;2016年,其作品《龙飞虎跃》荣获“中华龙奖”金奖;2020年,其作品《四季平安》荣获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银奖等,这些作品均以玉为载体,集众多吉祥元素于一身,构建出“大美中华,江山永固”的圆满境界。

凭借着在业内的声望,宋少军大师也获得了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河南省轻工大工匠,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中华玉雕工艺师,五一劳动奖,全国职业信用评价(玉雕)中华传统工艺大师,中国玉雕大师网上榜大师、中国玉雕大师网推荐大师、全国职业信用评价非遗(玉雕)高级技艺传承师,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专家委员等荣誉称号。但一般若没有特殊的事务,他更喜欢把自己关起来,静静地和自然纯朴的玉石打交道。

每次面对那些集日月之精华而形成的美玉原料,宋少军大师都会感到无比的轻松与愉悦。把自己静静地关在工作室里,没有太多的应酬和人际往来,一切都显得那么单纯、自然。一块玉石,一个灵感,一双巧手,就能创造美丽。正所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作为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其价值节节攀升,利益驱动越来越多的人都想到这个行业中来分一杯羹,可如今原石市场鱼龙混杂,而作为资深一代的玉雕大师,宋少军大师始终坚持自己“轻利益重人品”的原则,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通过富有天然灵性的玉雕作品传递美好,他相信“天道酬勤”,对待自己的事业一定要靠踏实、努力、诚信。 

五洲四海  心涌暖流游绮园

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宋少军大师留下了许多真诚而宝贵的作品,他的艺术创作,正是在劳心劳力、人品玉品并进的磨砺中完成的。与此同时,他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邀请和鼓励,目前担任着开封大学教授、中国轻工珠宝首饰中心(广东)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主任等职务,倾心地投入玉雕教学工作之中,激励后辈,桃李满天下。

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不放弃对任何一个人才“苗子”的挖掘,宋少军一次又一次突破教学的舒适圈,不断改革创新。他重视玉雕技艺的传承与专业人才的培养,通过大师工作室、学教结合、校企合作、开辟实践基地、受聘客座教授等多种形式,培养出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玉雕行业人才。二十多年来,经宋少军大师培养出来的徒弟有2000余人,他的学徒分布在全国各地,他徒弟带出的徒弟更是不计其数。在2007年的时候,宋少军大师曾自费创办培训班,免费为学员培训技术,如今,广东省四会市玉器市场60%左右的玉雕从业人员,都离不开宋少军大师的传、帮、带。

在宋少军大师看来,做好教育工作最重要的品质是要有一颗责任心。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他都记在心里,学生遇到问题向其求助时,他都会第一时间给予解答。很多学生评价宋少军大师是“最认真、最负责的老师”。

美是什么?其实这个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美,或抽象或具体或神圣或神秘……世间万物之美,都是人心所赋予的。对于宋少军大师来说,玉雕这种美的艺术,既是人生无尽的修养过程,又是精神寄托;既是自己价值的实现,又是对社会文明添加的努力。宋少军大师灿烂的艺术人生,不仅给世间留下丰厚的艺术果实,也为在艺术之路上求索的人们点燃了一盏指路明灯。

璞玉藏深山,雕琢成绝伦。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日益完善,宋少军老师很庆幸自己能赶上这样一个好时代,可以守着玉雕这样一份可以“活到老,学到老”的事业,坚守“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发现艺术世界里的广阔天地,在劳动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感受快乐!

责任编辑:李锐
暂无任何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