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报国志不渝 ,创新长跑护安康
——访中科志康(广州)科学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曾令文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生物医药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细胞治疗作为21世纪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正在重塑人类对抗疾病的方式。在这场健康革命中,曾令文博士以科学家的执着与创业者的勇气,带领中科志康(中科赛尔)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前沿,成为干细胞研究和智能细胞培养工作站领域的先行者。
曾令文博士在科研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深厚的分子生物学与细胞治疗研究经验。在他的带领下,中科志康已构建起“检测+细胞”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其核心系统——智能细胞工作站,作为细胞治疗全流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不仅实现了细胞培养的自动化与标准化,更通过质量可控、成本优化和效率提升,为行业标准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
三洲筑基 初心不改
曾令文是中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的学术生涯始于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在攻读遗传学博士学位期间,他便开始关注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基础理论研究。这段经历为他后续从事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之后,他前往美国芝加哥大学和强生Scios制药公司继续深造与实践,深入参与了细胞治疗相关的分子机制研究。在海外的学习与工作中,曾令文博士始终秉持着“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信念,立志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带回祖国,服务于人民健康事业。

归国后,曾令文博士在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率先展开技术攻关,主导研发了基于电化学原理的粮食重金属检测仪。为解决X荧光设备价格高昂、操作复杂的问题,他甚至出售了个人房产以投入研发工作,经过五年的不懈努力,成功推出了第一代产品。该设备采用一次性印刷电极技术,有效解决了传统电极因打磨不一致导致的稳定性问题,同时显著降低了成本,迅速打开市场并迭代至第15代。这一创新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更成为食品安全监测领域的标杆产品。在重金属检测仪实现技术突破后,曾令文博士将科研重心转向干细胞与再生医学领域。他与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裴端卿教授共同主持的“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研制”项目,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台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设备,推动我国高端生命科学仪器领域取得重大进展。

曾令文博士的科研与创业成果获得了业界的高度认可。他先后申请专利超过100项,已授权50余项;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并主编和参编了12部英文专著。同时,他还荣获了多项荣誉,包括“武汉十大科技创新企业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中国发明协会金奖”以及“欧洲杯国际创新发明展金奖”等。
他的努力不仅推动了中国细胞治疗与检测技术的进步,也为生物医药行业树立了典范。正如他所说:“无论公司是否盈利,只要能为人民健康作出贡献,就不后悔。”这种精神激励着他不断前行,致力于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服务社会,造福人类。
细胞智造 技术突围
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探索,曾令文博士已成功构建了一个以“检测+细胞”为核心的双轮驱动产品体系,在食品安全与生命健康两大战略领域实现了关键突破。在检测领域,中科志康以粮食重金属检测仪为基石,打造了一个全面覆盖食品安全监测的技术体系;在细胞治疗领域,智能细胞工作站的推出,标志着公司在高端医疗设备自主研发上实现了从“0到1”的重大突破。

据曾令文博士介绍,细胞治疗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疗法,在临床应用中面临诸多挑战:手工操作导致的细胞质量不稳定、开放环境中的污染风险、以及洁净实验室建设成本高昂、人力依赖性强等问题,这些因素严重限制了该行业的规模化发展。为克服这些难题,曾令文博士带领团队研发出集样本预处理、细胞复苏、培养、收集与储存于一体的智能细胞工作站,实现了细胞培养全流程的自动化管理。该系统融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算法,替代人工操作,确保每次培养过程的高度一致性,显著提高了细胞制备的质量稳定性。此外,工作站内部配备高效空气过滤系统,整体洁净度达到千级标准,核心区域可达百级,构建了一个封闭式无菌环境,有效防止外界污染。
为了进一步提升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曾令文博士团队在设备中内置数十个传感器,这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甲醛含量、挥发性的有机气体、PM值等多项关键指标,确保细胞生长环境始终处于最佳状态。该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占地面积仅为21平方米,具备快速部署的特性,特别适合医院、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应用需求。此外,系统支持远程监控与数据记录功能,构建了可视化管理体系,既满足GMP与ISO标准要求,也为质量管理与追溯提供了可靠保障。

通过集成多项核心技术的创新,中科志康已跃升为中国首家实现细胞培养智能化的企业,并且掌握了全自动干细胞诱导培养整机技术。目前,该系列产品已通过ISO 9001等多项国际认证,并荣获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与奖项,充分体现了其在技术先进性与市场竞争力方面的双重优势。智能细胞工作站已在多家三甲医院和科研机构开展试点应用,广泛覆盖干细胞治疗、免疫细胞治疗、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等多个方向。其标准化、模块化的设计,不仅满足了细胞药物生产对质量控制的高标准要求,更为临床转化提供了稳定高效的解决方案。
生态构建 行业赋能
基于上述技术成果,中科志康正加速推进产业化布局。在曾令文博士看来,细胞治疗正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未来有望成为继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之后的三大主流治疗方式之一。然而,行业的快速发展也伴随着诸多挑战:例如,目前行业内仍缺乏统一的质量控制标准,产业链条尚未完全打通,监管政策尚处于逐步完善阶段。面对这些问题,曾令文博士提出应通过技术创新手段推进标准化建设,借助智能细胞工作站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细胞培养流程,有效降低人为操作带来的不确定性,全面提升细胞产品的质量一致性与安全性。

为达成既定目标,曾令文博士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在短期(1-3年)内,公司将专注于智能细胞工作站第二代及第三代产品的定型与优化工作,确保产品性能达到更高标准;同时,公司将加速推进相关医疗器械注册证的申请流程,力求早日进入医院及制药企业供应链体系。此外,公司还将持续拓展全国范围内的合作网络,覆盖更多三甲医院与科研机构,推动细胞治疗方案通过国家审批并纳入医保目录,让先进技术真正惠及大众。从中长期(3-5年)来看,曾令文博士致力于构建完善的细胞治疗标准化体系,为整个行业提供标准化的技术支持与发展方向;同时,公司正筹备成立“国际细胞科技联盟”,聚集全球顶尖的科研力量与产业资源,在泰国、迪拜、美国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积极拓展国际市场,实现从实验室研究到产业化应用的历史性飞跃。
“志在民康”不仅是中科志康的品牌理念,更是曾令文博士毕生追求的信念与使命。他始终坚信,科技的价值不仅在于突破创新,更在于服务社会、造福人民。他曾深情地表示:“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到安全、有效、可负担的细胞治疗服务。”这一初衷贯穿了他从海外深造到回国创业、从基础研究到成果应用的整个历程,也成为推动中科志康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展望未来,曾令文博士将继续秉持“科技创新,志在民康”的使命,与全球合作伙伴携手并进,推动细胞治疗迈向新的高度,助力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领域实现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历史性转变。中科志康将继续以科技为笔、以使命为墨,在细胞治疗的画卷上书写新的传奇。这条路或许依然充满挑战,但只要初心不改、信念不变,就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中国科技人的光明大道!
让我们共同期待,在不久的将来,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用得上、用得起先进的细胞治疗技术。让科技成果真正惠及民生,这正是科技应有的温度,也是这个时代给予奋斗者最美好的回应!
中国公益日报_综合性公益新闻信息服务平台
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