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十年坚持低碳节能环保高科技项目的开拓者
——记中国古力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古力
中国古力集团是一家前沿科技创新的高新科技企业,一直致力于民族工业制造和低碳循环绿色产品的研发。集团以振兴我国民族工业为己任,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准则,以“绿色环保,低碳节能”为发展理念,积极研发低碳技术,坚持发展低碳产业,坚持做绿色事业。中国古力集团曾承担国家“六五”规划的重点攻关项目,几十年来,集团在董事局主席陈古力先生率领下,在低碳节能装备制造、大宗固体废料综合利用等方面,都取得丰硕成果,并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空调系统核心技朮的电磁外置式压缩机是添补国内空白,领先国际水平。其中多缸对置式汽车空调压缩机、旋翼喷气式直升飞机项目被国家列为2006年“国家专利战略促进重点推荐项日”。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陈古力始终致力于国家与民族复兴的科技攻关,他深知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性,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力争打造中国古力品牌。
国内煤矸石严峻形势和落后技术
通过技术创新、废物利用开发改变现有的能源观念。高效利用资源,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
煤矸石属于大宗工业固体废物,含有碳等有机物和无机硅酸盐类矿物,直接排放或充填回井,会浪费资源、侵占土地,并造成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目前我国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累计堆存量约600亿吨,每年还以30亿吨速度增长。其中煤矸石累计堆存60-70亿吨,且每年仍以5-8亿吨的速度增长。煤矸石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对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意义重大。
我国固废利用率较低,目前处置煤矸石主要方式有:填埋、堆积、低温发电、生产建材(陶粒、公路基材、建筑板材)等,但是这些处理方式,在数量跟不上煤矸石的增长,在技术不能满足环保要求。
填埋和堆积。不仅占去大量土地,而且因含硫容易升温,含磷容易自燃,导致空气污染或引发火灾;长期堆放和填埋,其含有的硫化物会使周围土壤酸化板结,植物无法生长,破坏植被;含有大量化学物质和重金属,渗透和扩散会导致水源地和地下水污染,对生态环境有长期持续性的破坏。
煤矸石发电。以山西省介休矸石电厂为例,每天发电产生3000吨粉煤灰和5000吨炉渣。大部份粉煤灰、炉渣等固废就是原来煤矸石的转化形态,最后仍然还要进行再处理。可见,发电不能够实现煤矸石的全部有效处置。
生产建筑材料。利用煤矸石制造建材,目前工艺相对成熟,但是存在市场有限、价值低、销售范围小等矛盾。我们对山西省内这类主要企业调查发现,多数产品销售半径只有50公里,投资大回报小,绝大多数经营非常困难,能够盈利的很少。
传统煤矸石企业处理成效不明显。一是企业处理能力小。煤矿资源一般比较集中,一个地区每天可以产生数以万吨的巨量煤矸石,由于利用煤矸石再生产品附加值低、销售半径小等因素,传统企业的技术和实力根本无法处理如此浩大的煤矸石产量。二是对固废处理不充分。对固废不能做到全面综合利用,只能部分治理,利用处理后还出现二次污染。
中国古力煤矸石技术攻克世界难题
“梅花香自苦寒来”,几十年的拼搏,在逆境中磨炼,不断跋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球倡导低碳环保、国家关注民生的政策感召下,陈古力携手山西省科技企业,经多年研发攻克了煤矸石固废处理的世界难题。中国古力煤矸石处理技术一种新型的活化治理技术,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大宗固废处理技术,可以完全实现对煤矸石“吃干榨尽”全面处理,填补了国际煤矸石活化治理领域的空白。
中国古力集团的固废处理技术不仅可以大量全面处置煤矸石、尾矿、渣山、矸石山、已填埋的煤矸石,以及传统办法产生的二次污染固废,而且可以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保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中国古力技术根据煤矸石元素含量的不同,通过脱硫转化硫杆菌、脱碳、恒温活化等技术,可生产产品有活性材料、粘合剂、胶粘剂、土地松动剂、菌化有机肥等多种新型建筑、农用产品。
产品技术优势。一是生产高价值活化材料:活性材料按照需要研磨,与粘合剂混合加水搅拌,可以得到和高标号水泥一样固化强度高效果的产品。活化材料可做水泥母料,生产270兆帕高强度、耐腐蚀、防水防潮速凝物质,应用于井下填充、井下巷道喷浆、交通水利工程建设、机场码头建设以及围海造田等。使用本技术建设的公路不仅比传统水泥坚实,而且具有很好的抗伸缩性能,路面寿命要比普通水泥路面长3倍以上。目前井下填充使用的水泥和凝胶剂等材料成本高昂,使用中国古力技术产品井下填充,通过管道衔接综采设备后速凝形成支撑,不需要留煤柱做支撑,既为煤企节省成本,也井下填充工作变得更加快速操作简单。二是生产新型环保建材:以煤矸石母料的新型建材具有重量轻、防火、隔声、膨胀收缩小等特点,具有无毒、无异味、质轻、环保等优点,被誉为新型绿色建材、健康建材、安全建材,是今后建材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煤矸石新型环保建材产品总量每年都以10-20%的速度增长。三是生产有机的肥料、土壤松动剂。四是生产环保的生态砂和生态石子。产品价格优势。煤矸石产品是变废为宝的产品,原材料取之不尽、成本低廉,产品成本是同类产品的一半甚至更低,如高强度水泥,成本是同标号水泥成本的1/2。加上国家环保政策扶持,其价格具有其他同类产品无可比拟的价格优势。
煤矸石综合利用的广阔前景
受资源禀赋、能源结构、发展阶段等因素影响,未来我国大宗固废仍将面临产生强度高、利用不充分、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的严峻挑战。煤矸石因地制宜综合利用,对煤炭行业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意义重大。
符合国家大宗固废利用和绿色低碳需要。“十四五”时期,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任务更加迫切。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十部门《关于“十四五”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要求,创新大宗固废利用模式,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国家要求,到2025年,煤矸石、粉煤灰、尾矿共伴生矿、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农作物秸秆等新增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60%。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制度基本完善,大宗固废综合利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关于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到2025年,通过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一批示范项目落地实施,一批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为重点领域降碳探索有效路径。到2030年,通过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带动引领,先进适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推广模式基本成熟,为实现碳中和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符合国家发展新型建材产业政策。国家对发展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对利用工业废渣生产新型环保建筑材料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如免征产品所得税、增值税减半、企业可以自行定价、排渣单位不准收费等。同时国家和有关技术管理部门正在陆续完善和颁布有关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标准,建筑技术规程,推动了新型环保建筑材料的应用和发展。同时,建材工业全力走新型化、现代化和工业化道路,不断提升产业层次,大力发展利废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促进节能减排和产业结构调整,也是行业的大势所趋。
国内高强度水泥市场缺口大。目前,我国以锻烧青石为主的普通水泥市场占比60%以上,高强度水泥占比仅30%左右;而欧美国家水泥情况正好相反,高强度水泥占比70%,普通水泥占比30%。同时,我国高强度水泥必须依靠进口高昂配料,导致成本过高,制约高强度水泥产业发展。国家迫切发展和扶持高强度水泥生产,提升高强度水泥的市场比重。
中国古力集团的环保大业
山西省是我国煤炭产煤大省,山西的煤矸石富含硅、铝、铁等高强度水泥必备元素,有生产高强度水泥的天然资源优势。陈古力带领中国古力集团在山西省各地考察后,计划总投资150亿元在山西省建设世界最大、最先进的固废处置产业“中国古力集团山西省煤矸石处理项目”,包括一个国际固废处置利用新材料研究院、两个固废处置生产园区和数十条煤矸石处置生产线,生产碳化硅、微晶粉等高价值、高科技产品,实现山西省煤矸石、矿渣等固废全面处置。项目建设分三期进行:一期在吕梁市孝义市建设一个“煤矸石处置基地”,建设1条生产线,年处置煤矸石800万吨,投产后请省政府相关部门组织技术论证验收,通过后扩大生产规模。二期在孝义市建设1个产业园区(面积6000亩,包括成立国际固废处置利用研究院)、在山西主要产煤区建设15条煤矸石处置生产线;三期在合理地域再建设一个固废处置产业园区,再增加建设30-35条生产线(年处置煤矸石4亿吨)。项目建成后,保守计算为当地带来10万个工作岗位、增加税收200亿元。
以废养废,循环治理,科学利用,物尽其用。建设绿水青山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战略规划,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将为节能环保产业的明天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对此,陈古力深以为然。他说,山西省作为我国煤炭产煤大省,本项目的成功将在全国起到集约高效产业基地和骨干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大宗固废实现绿色、高效、高质、高值、规模化利用,不但可以给当地创造就业和税收,解决下岗工人再就业难的问题,带动促进当地政府经济发展,还可以辐射推广全国产煤省份,抢占全国市场先机,推进全国煤矸石土地复垦及矸石山生态环境恢复,还矿山、填埋场为绿水青山,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中国作为能源消耗大国,应该肩负起“负责任大国”的使命和责任,为全球低节能事业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面对未来的发展机遇,陈古力团队己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他相信在未来,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不断扩大和绿水青山高质量发展升级,他的低碳技术和环保发展理念也会随着“一带一路”的延伸而走出国门,作为一名“大国工匠”,他是低碳节能高新科技行业的领军者,他是世界级全人类公益事业造福世界的追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