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龙脉——来自昆仑
作者——杨传正
据古代风水著作《地理大全》中记载,昆仑山是中国乃至世界龙脉的发源地和鼻祖。从地形图中分析,风水学认为全世界龙脉是从昆仑山是万山之祖, 龙脉之源, 是龙中祖龙(根龙)局结构似一颗大树有根, 有干龙, 支龙, 叶龙,发源延伸到世界各地, 龙昹的布一般龙脉灵气聚集(开花结果)风景优美。因此地理学认为昆仑山是世界屋脊。它脉出八方,有五大干龙路向世界各处,我们中国境内有三条龙脉,以我国的四条大河来划分龙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称为三大干龙。
山脉有主脉和支脉之分,所以“龙”也就有“干龙”和“支龙”,干龙一般是一个地区最高大的山脉。中国古人认为,长江与黄河把中国大地划分为三大区域,每个区域都有一条干龙,长江黄河之间的成行列的山脉为“中龙”,又称为震龙;黄河以北的通往东北方向山脉为“北龙”,又叫龙。长江以南向东南方延伸的山脉为“南龙”,又称为巽龙。
长江以南的山脉成为南龙。
长江与黄河之间的山脉称为中龙。
黄河,鸭绿江之间的山脉称为北龙。
1、巽龙发脉: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这三大干龙发自西北,走向东南。形成了中国地势的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 进入西藏向南龙沿长江通过云南、贵州、经横断山脉向东两广广东、广西、经过湖南、江西、一路到武夷山、到福建入海、南龙抬头就是台湾的玉山山脉。
2、震龙发脉:是走黄河以南,长江以北。中龙通过黄河、长江之间的地区,包括四川、陕西、湖北、安徽、山东,到达渤海终止;西安、洛阳、济南等,均为中龙气聚之所。从海内延伸到日本。
3、艮龙发脉:北龙,由黄河以北发祥而出,它是生气之源,物本之源。北龙沿黄河通过青海、甘肃、山西、河北、东三省等北部地区,延伸至朝鲜半岛白头山入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处于北龙之上。
三大龙的起点均为昆仑山。龙脉有分支,也有长短之分,故谓“龙犹树,有大干,有小干,有大枝,有小枝”。
干龙在地表延绵千里,所以必然是大山脉,如昆仑山等。《地理人子须知》说:“以水源为定,故大干龙则以大江大河夹送,小干龙则以大溪涧夹送,大枝龙则小溪小涧夹送,小枝龙则惟田源沟汕夹送而已”,“观水源长短而枝干之大小见矣”。
“龙”还有阴龙和阳龙之分。背对山脉,由起点按顺时针方向盘旋的山脉称为阳龙;山脉逆时针行势,称为阴龙。
“龙”还可分为顺龙、逆龙。龙脉的干支,当干龙与支龙方向一致时,称为顺龙,反之则称为逆龙。风水宝地通常是在龙尽气终的地方。如果山脉破断,没有万马奔腾之势,龙气泄漏,这样的山脉就无法聚集“生气”。
龙按地形区域分为三种:山野之龙,平之龙,平地之龙。当然,平地也有龙脉,其标志虽然不如山地龙脉那么明显,但仍然有迹可寻,那就是微地形和水流,“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这正是说的平原“微山”、“微水”。
我是江西人应该了解江西,江西视为一个大盆地、大城池,其龙脉走向就是昆仑山—青藏高原南部山区—横断山—苗岭—南岭,南岭是整个江西的祖山,为后玄武;罗霄山脉—幕阜山为左青龙、武夷山脉为右白虎;前方赣江汇入长江之地,为整个盆地的水口,水口附近恰好有水口山——庐山,以及水口湖——鄱阳湖;赣东北的山地丘陵为「前朱雀」,即案山。
江西是风水宝地:寻找中华龙脉之源,江西素有“龙虎之地”美誉,其地理位置十分特殊。位于我国的中心区域,具有珍贵的风水资源。在这片土地上,有着众多被中国人称之为“龙脉”的地貌奇观,这些奇观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寻找中华龙脉之源,就成为了很多人的心愿。
一、南昌龙虎山
龙虎山,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素有“江南第一山”、“道教第一名山”的美称,建于东汉年间。这里有无数的古迹和风景名胜,如白鹤洞、玄天明教殿、金殿、东林寺等等。龙虎山区整体和局部的地势均为龙的形态,是一个集道教、佛教、儒教三教于一身的文化胜地。因此,被不少人视为中国五大龙脉的源头所在。
二、赣江中游龙岩
龙岩位于赣江中游,是中国著名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的土地、山水、建筑都显示出浓郁的“龙脉文化”,是中华龙脉之一。相传,汉武帝巡狩时曾下令在丰城(现属江西龙岩)驻留,此后龙岩便成为了文化经济交流的中心。龙岩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古代千年古村、古城墙、城门等文化遗产比比皆是。
此外,还有瑶里汉画、杨和古厝、赣南天香茶等特色文化,吸引着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探秘。
三、井冈山风水宝地
井冈山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是中国红色旅游胜地之一。其地理环境独特,是神奇的风水宝地,这里的峰峦奇秀、气势雄伟,被不少人视为中国龙脉的主脉。同时,井冈山也是中国革命“光辉纪念地”。走在山上,仿佛能够感受到这里的历史沉淀和红色文化。从“英雄苗岭松”到“播撒科技田”,井冈山饱含着革命先辈的鲜血、汗水和奋斗精神。据民间传说,井冈山的风水宝地要与中华龙脉的起源有关,这是引领探寻中华龙脉之源的重要原因之一。
九江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东偎婺源、鄱阳湖,南靠滕王阁,西邻京九铁路大通脉,北枕滔滔长江。是一座地垒式断块山,整个山体南北长29千米,东西宽约16千米,山体面积302平方千米,介于东经115°52′—116°8′,北纬29°26′—29°41′之间。海拔25—1473.8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主峰大汉阳峰海拔1474米。
九江,这座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城,北临滔滔长江,西靠幕阜山脉,东、南则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
九江这个地名的来源有多种解释,应该是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沅江、湘江、汉江、赣江等九条大江,最终汇聚于此,因而得名九江。九条大江如同九条巨龙,最终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汇入了大海,这就好比我们中国的各个民族,大家不分彼此抱成了一团,成就了一个强大的中国。
九江“认为湖汉九水(即赣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泽也”,即九条河流汇聚的地区,“九”是实指。长江流经九江海域地区,与鄱阳湖和赣、鄂、皖三省毗邻的江河汇聚,百川归海,水势浩渺,江水壮美。
九江的龙脉来自武宁的九宫山;自西向东一路俯冲下山在德安昂然起伏向东北而去,脱煞変换而万马奔腾之伏万虎不挡之勇,来到九江形成高大秀美的庐山在九江结穴, 这条的理气是丁末上来龙, 坐冠带, 龙气旺, 利于九江发丁发贵, 从整江西来看九江九江是处于鄱阳湖入口处,锁住波阳湖口,有利于吉安抚州龙穴藏风聚气,同时从湖北阳新到九江安微东至形成一顶官帽的案山催化江西的官贵,九江青龙砂较短这是九江的缺陷, 好在瑞昌附近的砂来保卫九江, 再加上八里湖和赛湖湖水的多情恳留避免了龙气向西泄漏, 兴加北面长江大面积水域有利于九江生气疑集。这生气之气便使九江更有发展潜力。
九江就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一块天生的风水宝地,具备了成为大城市、中心城市的一切先决条件,九江人民在这块宝地上,而是应该是为中华民族创出更大的辉煌!
瑞昌,寓意“瑞祥昌盛”,为江西省九江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江西省北部偏西,九江市西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北襟长江“黄金水道”,东邻九江县,南接德安县、武宁县,西界湖北省阳新县,北与湖北省武穴市隔长江相望, 交通便捷,信息灵通,史有“三省通衢”之称。
瑞昌的龙脉,来自武宁的九宫山; -一武宁南高山--北坪山分支一-北龙湖北月山--瑞昌洪一至湖北木港, 枫林至瑞昌黄金下坂四九一至码头北山。
中龙武宁北坪山两龙分支一条瑞昌肇城石人岭至红花山至高源至横立山至南阳至瑞昌另-条龙来自武宁新开新塘山至和平山至青山从青山向西北回头到肇城八门蜈公山到瓜坑。
南龙是从青山分支一条南龙到峨嵋山德安县塘山另一条青山到乐山到高丰八卦山尽头八卦南面分支长山长岭至九江。
瑞昌原来有九湖之说, 九连湖,即(丁公祠)柳湖, 杨林湖,落马湖,即(八里湖), 观田湖, 上曹湖,下曹湖,郎家湖,赤湖。
瑞昌市为九龙掺顶, 即九个水口, 庙基口水口,尧家河水口, 高丰水口. 罗丝口水口,龙源水口, 塔上水口归柳湖, 肖湾水口,付家湾和黄湾水口,这九个口都归王湖。锁住了水口, 因此丁财大旺, 人才百出。
瑞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为华厦青铜之源、中国剪纸之乡、中国艺术之乡。瑞昌是“中国青铜冶炼文化”发祥地,铜岭遗址是最早的世界采铜冶铜遗址,距今约3300年;瑞昌剪纸和竹编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瑞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城市。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一幅美丽画卷,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充满激情的时代。瑞昌的变化日新月异,一年更比一年美。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厚人文底蕴的城市,正以她特有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