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日报 > 新闻 > 国内 > >

铜川一水利工程建成八年 耀州区水务局存疑点

2025-08-25 09:56中国公益日报 编辑:孟瑾 分享

2025年7月26日,陕西华秦水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龙再次给铜川市耀州区水务局局长安太平的电话发送短信。这已经是本月第15次主动联系,他提出停止计息再减让2000万元判决利息的和解建议,以解企业燃眉之急。

然而,几天后,等来的是冷冰冰的拒绝。李金龙望着办公室墙上那张泛黄的工程竣工照片,长叹一声。

这张照片记录了2017年铜川市耀州区沮河、漆水河四个防洪工程竣工验收交付时刻——一项投资过亿元、惠及当地数万居民的水利项目,却因耀州区水务局长期拖欠2377万元工程款,导致债务本息如滚雪球般膨胀至逾6095万元。

八年过去,工程早已投入使用,守护着耀州区的防洪安全,但代建方华秦公司却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危机。这起事件,不仅暴露了基层政府在营商环境中的失信问题,还牵涉到国务院多项法规的执行困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这起欠款纠纷源于2013年的一项民生工程,却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司法拉锯战。华秦公司作为民营企业,代建管理了四个防洪项目,工程质量经铜川市水务局验收合格。但耀州区水务局以各种理由拒付尾款,甚至在法院三级判决败诉后,仍拒绝执行“耍赖装死”。

截至2025年7月31日,欠款本息已达6095.33675万元,每日新增利息1.6万元。华秦公司从40多人的团队缩减至7人,民工讨薪闹事频发,企业濒临破产。

耀州区水务局的失信行为,不仅违反了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还直接对抗中央“清欠”政令和法院生效判决。业内人士指出,此案是基层政府欠账问题的冰山一角,若不破解,将进一步损害政务诚信和营商环境。

拒不还款

耀州区水务局的拒付行为,如同一出荒诞剧,层层展开,却让民营企业华秦公司付出惨重代价。

故事要从2017年工程竣工技术预验收说起。那年夏天,沮河天宝街办防洪工程等四个项目通过了技术预验收验收,2019 年铜川市水务局发文印发《竣工验收鉴定书》,确认工程质量合格,2019年铜川市财政局财务决算批复明确资金缺口2866.67万元,其中区级配套资金缺口1979.7375万元。华秦公司作为代建方,已垫付大量资金,期待尾款到位。然而,耀州区水务局以“资金紧张”为由,一拖就是八年。

李金龙回忆,2019年起,公司遭多次上门讨要,民工队伍堵住公司大门,威胁不断。“我们垫付了民工工资、供应商货款,却拿不到政府的钱,只能借高利贷周转。”华秦公司向陕西省工信厅投诉平台求助,层层转发至耀州区经贸局,但始终石沉大海。期间,耀州区政府承认挪用了880万元中省专项资金,用于其他项目,却迟迟不归还。

2022年1月14日,转机似乎出现。耀州区水务局与华秦公司签订《还款协议书》,约定2022至2026年分期偿还2427万元欠款。当年协议刚签,华秦公司松了口气,以为问题解决。可签约当年即违约,2022年底500万元未付。耀州区水务局以铜耀水字【2022】254号文向区政府申请拨款,却未获批复。2023年7月,仅支付50万元,其余款项杳无音讯。

无奈之下,华秦公司走上司法维权之路。2023年 10 月,向西安市未央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状中,华秦公司列举了耀州区水务局的违约事实:工程款本金2377万元,逾期利息按每日万分之五计算,至2023年9月20日已达2732.35万元,总计5109.35万元。法院组织诉前调解,华秦公司主动提出按原协议分期还款,甚至愿放弃利息。但耀州区水务局拒绝回复调解协议书,坚持诉讼对抗。

2024年5月9日,未央区法院一审判决:耀州区水务局支付本息5109.35万元,并以2377万元为基数,按每日万分之五支付逾期利息;如未按照判决指定期间履行义务,应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判决书详尽认定事实:双方签订代建协议,华秦公司履行了义务,工程验收合格,水务局欠款属实。案件受理费29.72675万元,由水务局负担。

耀州区水务局不服,上诉至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理由荒谬:称《还款协议书》无效,侵犯国家利益;一审管辖错误;程序违法。二审中,水务局提交证据,包括华秦公司住所变更问题、项目负责人刑事判决等,试图推翻事实。但中院审理查明,一审事实属实。2024年7月31日,二审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判决书强调,当事人应按合同履行义务,水务局的抗辩缺乏依据。

败诉后,耀州区水务局仍不罢休,向陕西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高院审查后,裁定驳回再审申请。至此,三级法院均支持华秦公司诉求。判决生效后,华秦公司三次发催告函,表达减息和解意愿。7月26日,李金龙提出停止计息再减让2000万元利息,请求协商和谈,但水务局局长安太平拒绝。

拒付的代价巨大。截至2025年7月31日,欠款本息达6095.33675万元。其中,逾期利息和迟延履行期间的加倍利息达 3718.33675 万元,每日新增1.6万元,相当于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收入。华秦公司资金链断裂,职工从40多人减至7人。李金龙说:“我们是小企业,拖不起。民工来闹事,我只能卖房凑钱发工资。”

耀州区水务局的失信,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诚信危机。水务局有钱打官司:一审、二审、再审,支付诉讼费和律师费上百万元,却拒付欠款。

华秦公司质疑:“有钱请律师,为什么没钱还债?”“把打官司花的钱支付给我,我都不会起诉”这直接违反国务院《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第十五条:机关事业单位逾期付款须付每日万分之五利息。修订后的条例(2025年6月1日生效)更严:最长付款期限60日,拒付可追责。

业内专家分析,此案暴露基层政府“有钱打官司,无钱还欠款”的怪象。耀州区政府2018年出台《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建立守信践诺机制,严格履行约定义务。但耀州区连续违约:两次政府配套资金承诺函(2013年5月13日、2014年3月11日)成空文;还款协议成废纸。挪用专项资金,更是“挖东墙补西墙”的短视行为。

水利工程

这起欠款纠纷的根源,是一项关乎民生安全的防洪工程。

铜川市耀州区位于陕西中部,沮河、漆水河是当地主要河流,承担着防洪保安的重任。2013年至2015年“十二五”期间,耀州区水务局争取中央专项资金,实施四个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沮河天宝街办防洪工程、沮河(瑶曲镇、柳林镇、庙湾镇)段防洪工程、沮河寺沟镇防洪工程、漆水河城区、董家河镇防洪工程。工程意义重大。耀州区北城扩展,河流治理是城市建设的“护城河”。项目总投资10671.47万元,中省下达8684.79万元,区级配套本应填补缺口。耀州区政府两次向省水利厅出具承诺函,担保资金到位,以获项目变更批复。

华秦公司作为代建方,2010年11月4日与水务局签订协议,负责规划、勘测、建设管理。2012年8月10日,水务局成立项目办公室。建设中,华秦公司协调数十家施工、监理、设计、检测、质检等参建单位及项目区相关单位和村民,建设过程复杂艰辛。李金龙讲述:“沮河段地势复杂,雨季施工,工人冒雨作业。2015年洪水来袭,我们加班抢险,确保工期。”2017年,四个项目陆续预验收:沮河天宝街办段7月27-28日、寺沟镇段6月11日、瑶曲等段9月12-13日、漆水河段9月30日。2019年3月29日,铜川市水务局发文确认竣工验收,质量合格。

财务决算批复显示,资金到位7804.79万元,区财政支付439.68万元,欠华秦公司2427万元(后扣除50万元支付,剩2377万元)。

工程投用后,成效显著。耀州区享受了工程效益和社会效益,全额接收了水利资产,但却使华秦公司付出巨大代价。公司垫付资金,民工工资拖欠引发闹事。一位民工回忆:“2018年,我们睡在公司办公室讨薪,老板卖车凑钱。”工程建成八年,耀州区受益,却让民营企业背债。

专家指出,此类水利项目多为政府主导,民营参与本应共赢,但欠款问题频发,挫伤企业积极性。

欠账难题

耀州区水务局的拖欠事件,并非孤例,而是全国政府拖欠民营企业款项的缩影。2025年8月,全国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工作推进中,类似案件频发。如何破解?需从政策、机制、监督多维度入手。故事性来看,可从华秦公司的“求生之路”切入:一家小企业,如何在八年煎熬中求解?

首先,政策层面已筑牢基础。2025年5月20日,强调保护民营企业权益,禁止拖欠。6月1日,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第802号令)生效,强化逾期利息(每日万分之五)、加倍支付迟延利息机制。本案中,法院正是据此判决。

其次,源头治理资金缺口。基层政府欠款多因财政紧张、挪用专项资金。本案中,耀州区挪用880万元,承诺配套未兑现。破解:加强审计监督,中省资金“专款专用”,地方配套纳入预算刚性约束。耀州区2018年诚信意见虽好,但执行流于形式。

第三,调解与协商先行。华秦公司多次求和,甚至减让2000万元,却被拒。破解:推广“诉前调解+行政调解”模式,工信部门介入,强制协商。文档显示,公司通过清欠平台投诉有效,但水务局“迫于压力”签约后违约。

第四,社会监督与舆论力量。媒体曝光是利器。本文即为例:八年欠款故事,从民工讨薪到企业失业,富有戏剧性。建议:鼓励企业实名举报,媒体跟进。全国工商联可建“欠款曝光台”,类似本案利息计算表,公开计算每日损失,督促政府。

第五,破解企业困境:多元化融资。华秦公司资金断裂,员工锐减。建议:银行推出“应收账款贷”,政府担保。企业可转让债权,或通过仲裁快速解决。

从更广视角,破解需顶层设计。中央化债政令已下,但基层执行乏力。2025年,国务院可推动“清欠专项行动”,如本案,耀州区水务局局长安太平涉嫌渎职,可启动问责。最终,政务诚信是关键:政府若“言而无信”,营商环境难优。华秦公司李金龙的话耐人寻味:“我们不求暴富,只求公道。”八年欠款,如一出长剧,结局取决于执行力。

8月16出版的第16期《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强调:凡是党中央定了的就要坚决执行,不能含含糊糊、拖拖拉拉,不能打折扣。着力解决拖欠民营企业账款问题。耀州区政府和水务局如何执行指示?如何面对《民营经济促进法》?如何面对《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如何面对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

 

责任编辑:李锐
暂无任何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