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满腔热血 ,传劈挂武魂
——访中国劈挂掌第五代传承人、中国武术书法协会副会长、国家一级裁判、一级教练员神凤奎

在中华武术的璀璨星河里,神凤奎宛如一颗星辰,始终散发着独特的光芒。他常言:“武术于我,是流淌在血液中的热爱,是一生都要坚守传承的使命。” 身为中国劈挂掌第五代传承人,这份对武术的赤诚,一直支撑他在传承之路上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神凤奎自幼投身武术世界,从少林拳到形意拳,每一次起势收招,都倾注着他对武术纯粹的热爱。1995年,他拜入吴成忠门下学习劈挂掌,他谨遵师训,虚心求教,用30余年如一日的钻研,将劈挂掌的一招一式铭刻于心。多年来,他在武术领域成绩斐然。作为中国武术书法协会副会长,他开创性地将武术与书法相融合,赋予二者全新的文化生命力。身为国家一级裁判与一级教练员,他活跃在赛事前沿,凭借专业素养为武术发展添砖加瓦。神凤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劈挂掌传承的使命担当,以满腔热血,为中华武术的蓬勃发展注入磅礴力量。
壮志凌云铺武道 豪情似海启锦程
1963年,中国劈挂掌第五代传承人神凤奎生于江苏徐州这片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土地上,自幼,他便对武术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仿佛命中注定要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15 岁那年,神凤奎正式踏上了习武之路,开启了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武术人生。他的武术启蒙老师是吴峰,在吴峰老师的悉心指导下,神凤奎开始学习少林拳。少林拳作为中华武术的重要流派之一,以其刚健有力、朴实无华的风格著称,神凤奎沉醉其中,一招一式都学得非常认真刻苦。清晨,当同龄人还在睡梦中时,他已在晨光中挥拳踢腿;夜晚,月色如水,他仍在月光下反复练习。凭着对武术的热爱与执着,便如同初升的朝阳,充满了无尽的活力与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神凤奎对武术的追求愈发强烈,他渴望学习更多武术技艺,提升自己的武术境界。于是,他拜入张德平老师门下,开始学习形意拳。形意拳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催力”,注重内外合一、形神兼备,与少林拳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点。在张德平老师的教导下,神凤奎每日坚持长时间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强健的体魄,更磨砺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在学习形意拳的十年间,神凤奎遇到了无数困难和挫折。有时,一个动作无论他如何努力都难以掌握,心中难免会产生挫败感;有时,高强度的训练让他疲惫不堪,身体和精神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但他从未想过放弃,每一次遇到困难,他都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与师兄弟们交流探讨,从他们那里汲取经验和力量。正是凭借着这份对武术的热爱与坚持不懈的精神,神凤奎在形意拳的学习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1995年,对于神凤奎来说,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他正式拜劈挂掌第四代传承人吴成忠为师,开始学习劈挂掌。劈挂掌那独特的风格和强大的实战性,深深地吸引着神凤奎,他仿佛找到了武术世界里的瑰宝,自此,全身心地投入到劈挂掌的学习与钻研之中。在师父吴成忠身边,神凤奎开启了一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学习之旅。吴成忠老师有着丰富的武术经验和深厚的武学造诣,他对神凤奎的教导既严格又耐心。神凤奎深知师父的良苦用心,始终以极高的敬意和专注的态度跟随师父学习。每天清晨,他总是第一个到达训练场地,等待师父的到来。在训练过程中,他全神贯注地聆听师父的每一个讲解,仔细观察师父的每一个动作示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哪怕是一个微小的手势、一个不经意的眼神,他都能从中领悟到武学的奥秘。当遇到难以理解的动作和技巧时,神凤奎也从不轻易放过。他会反复向师父请教,直到完全掌握为止。有时候,为了一个发力的技巧,他会在师父的指导下反复练习上百次,手臂酸痛得抬不起来,他也咬牙坚持。他的这种勤奋和执着,让师父吴成忠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同时也深感欣慰。吴成忠常常对其他徒弟说:“神凤奎对武术的这份热爱和专注,是你们学习的榜样。”
并且,在跟随师父学习的 30 余年时间里,神凤奎不仅在武术技艺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更在为人处世方面深受师父的影响。他学会了尊师重道,明白了武术不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传承和责任。他尊重师父的每一个教导,将师父的教诲铭记于心。并且,神凤奎对师父的尊重,不仅仅体现在言语和行动上,更体现在他对劈挂掌的传承和发展上。他深知师父将劈挂掌传授给他,是对他的信任和期望。因此,他立志要将劈挂掌发扬光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这门古老的武术。他积极参加各种武术比赛和交流活动,将劈挂掌的独特魅力展示给世人。在比赛中,他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多次获得优异的成绩,为师父和师门赢得了荣誉。

溯源劈挂 尽显掌法传奇
劈挂掌,这一中华武术的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明代中期,它就已在民间悄然流传,明代爱国将领戚继光,这位在军事与武术领域都有着卓越成就的人物,在其著作《纪效新书》中,就对劈挂掌给予了高度评价与精辟论述。他赞誉劈挂掌腿法灵活,“活足朝天而其柔也”,形象地描绘了劈挂掌“提膝护胸,伸足朝天,左右抹面”等精妙腿法的独特魅力。同时,戚继光还将“抛架子抢步披挂”一招列入他所创编的三十二势长拳中,这足以彰显劈挂掌在当时军旅武术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时光流转,到了清朝中期,劈挂掌在河北沧州这片武术氛围浓厚的土地上,发展出了两大主要分支:一支源自沧州南皮大庞庄的郭大发,他所传授的内容,主要是劈挂拳的快套、挂拳等,其风格迅猛快捷,如疾风骤雨般令人难以抵挡;另一支则是沧州盐山大左家村的左宝梅,他传授的是劈挂拳慢套和青龙拳,其动作沉稳扎实,刚柔并济,犹如苍松屹立,蕴含着深厚的力量。
民国时期,中国武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1928 年,中央国术馆在南京正式成立,劈挂拳被列为研习演练的高级拳术,这无疑为劈挂拳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时任国术馆少林科科长的武术大师马英图和国术馆特聘教授郭长生,恰好是沧州盐山、南皮两支劈挂拳的代表人物。他们怀揣着对武术的热爱与对传承的责任感,相互切磋技艺,使得长期分离的两大支劈挂拳得以“破镜重圆、合为整体”。随后,二位先辈又对原来的劈挂拳进行了精心的修改与完善,使劈挂拳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神韵倍增、面貌全新”,实现了劈挂拳在传承过程中的一次质的飞跃。
如今,中国劈挂掌第五代传承人神凤奎手握时代的接力棒,坚定传承,他介绍道,劈挂掌以其独特的技法,在中华武术中独树一帜,展现出强大的威力,其身法要求极为精妙,演练者需如游龙般灵活,似猛虎般矫健,身体各部位协调配合,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在移动中,要像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巧妙地运用腰胯的力量,带动身体的扭转和起伏,从而在攻防转换中占据主动,把握先机。
在技法上,“劈”与 “挂”的完美结合,是劈挂掌的核心所在。“劈”,强调用掌根或掌心发力,以迅猛的力量向下或向侧方猛劈,如斧劈柴,势不可挡,劲道直透对方,给对手以沉重的打击;“挂”,则是利用掌沿或手指,巧妙地挂住对方的攻击,既能化解对方的攻势,又能顺势借力,进行反击,以柔克刚,展现出劈挂掌的柔韧与灵活。劈与挂相互配合,刚柔相济,变化无穷,让人防不胜防。

在发力方面,劈挂掌遵循“寸劲”的原则。所谓“寸劲”,就是在极短的距离内,通过全身各部位的协调发力,将力量瞬间集中在一个点上爆发出去。这种发力方式,犹如子弹射出枪膛,力量强大且集中,能够在瞬间给予对手致命一击,同时又能避免力量的浪费,达到最佳的攻击效果。掌握了“寸劲”,就如同掌握了劈挂掌的发力密码,能够将劈挂掌的威力发挥到极致。
同时,在实战应用中,劈挂掌的攻防转换极为迅速。它不仅注重进攻的猛烈,更强调防守的严密和反击的及时。当面对对手的攻击时,演练者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凭借灵活的身法和巧妙的技法,化解对方的攻击,并抓住时机,顺势进行反击。其进攻时,如雷霆万钧,让对手难以招架;防守时,如铜墙铁壁,让对手无机可乘;反击时,如闪电突袭,让对手措手不及。
神凤奎老师更加强调道,长期练习劈挂掌,其实对人的身心是有着诸多益处的,堪称身心同修的绝佳方式。从对身体素质的提升来看,劈挂掌的练习涉及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包括肌肉、骨骼、关节等。通过反复练习,能够增强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使肌肉更加紧实有力;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和发育,增强骨骼的密度和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提高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减少关节损伤的风险。同时,劈挂掌的练习,还能加快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耐力和抗疲劳能力,让人拥有更加健康强壮的体魄。
在意志品质的锻炼方面,劈挂掌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练习劈挂掌并非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和不懈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练习者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动作的难度、体力的消耗、心理的压力等。只有克服这些困难,坚持不懈地练习,才能掌握劈挂掌的精髓。这个过程既锻炼了练习者的毅力、决心和勇气,又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当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时,练习者能够凭借在练习劈挂掌中培养的意志品质,勇敢面对,积极克服,勇往直前,永不放弃。
劈挂掌还能提升人的专注力和反应能力。在练习劈挂掌时,要求练习者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完成每一个动作。这有助于提高练习者的专注力,使他们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专注,提高效率。同时,劈挂掌的实战应用,要求练习者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能够在瞬间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应对。长期练习劈挂掌,能够不断提高练习者的反应速度和应变能力,使他们在面对各种突发情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冷静应对。

秉传承之志 荣耀前行
在国家大力倡导全民强身健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武术书法协会副会长、中国劈挂掌第五代传承人神凤奎深知传承武术的责任重大。
在他的收徒仪式上,诸多武术名家、知名书画家和企业家等各界人士纷纷到场、共同见证,并且著名武术家吴成忠,作为神凤奎的恩师,他的到场,更是为仪式赋予了深厚的武术传承意义。神凤奎站在台上,眼神坚定而充满期待,因为他深知,每一位新入门的弟子,肩上都承载着传承与发展劈挂掌的希望。在拜师环节,弟子们身着整齐的武术服,依次向神凤奎行拜师礼。他们恭敬地呈上拜师帖,深深鞠躬,表达对师父的敬重与对武术的热爱与追求。神凤奎则认真地接过拜师帖,一一叮嘱弟子们要刻苦练习,传承武术精神,弘扬中华武术文化。他的话语,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弟子们前行的道路,从而让他们更加坚定了学习武术的决心。
这场收徒仪式,对于中国武术传承来说,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它不仅为劈挂掌的传承注入了新鲜血液,壮大了传承队伍,更向社会各界展示了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吸引了更多人对武术的关注和热爱。劈挂掌第五代传承人神凤奎通过收徒授艺,将劈挂掌的火种传递给下一代,让这门古老的武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2024年2月28日,神凤奎肩负着传播中华武术文化的使命,受邀参加中泰武术文化交流活动。此次交流活动为期六天五晚,在泰国曼谷隆重举行。活动期间,来自中国和泰国的武术高手们齐聚一堂,共同展示和交流两国的武术文化,而神凤奎也充分展现了中国武术的风采和魅力,他的劈挂掌表演,刚劲有力,气势磅礴,一招一式都蕴含着深厚的武术功底和文化内涵,最后赢得了现场观众和参赛选手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在与泰国武术家的交流切磋中,神凤奎始终秉持着“以武会友,互通有无”的精神,耐心地向泰国武术家介绍劈挂掌的历史渊源、技法特点和实战应用,同时也虚心学习泰国武术的精华,如泰拳的独特技法和训练方法。通过交流切磋,双方不仅增进了对彼此武术的了解和认识,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而在这次中泰武术文化交流活动中,中国武术书法协会副会长神凤奎凭借着他精湛的武术技艺和卓越的教学能力,荣获了2024中泰武林大会优秀教练金奖奖杯。他表示,当他站在领奖台上,手捧奖杯时,便心生自豪之感,这一刻,他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为中国武术争得了光彩。他的获奖,不仅是对他多年来致力于武术传承和发展的肯定,也是中国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成功展示,它成功地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武术的实力和魅力,有利于提升中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而且多年来,神凤奎在武术领域辛勤地耕耘,收获了无数荣誉和成就。在各类武术大赛中,他凭借着扎实的功底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多次荣获优异成绩。2018年5月,在中国盱眙武术大赛中,他的劈挂掌表演技惊四座,荣获一等奖;同年,在中国连云港武术大赛中,他的劈挂连环掌再次斩获金奖。并且在河南首届“关公武林大会赛”上,他获得成就奖,并被评为传统武术爱心大使。这些奖项,是他武术技艺的证明,更是他对武术热爱与执着的体现。
而除了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神凤奎还因其在武术领域的卓越贡献,被聘为“少林杯”世界散打王擂台争霸赛大会的裁判员。虽然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少林杯”擂台赛没能如期举行,但这一聘请,足以证明他在武术界的地位和影响力。他的劈挂掌技艺,不仅在国内备受赞誉,更是名扬海外,吸引了众多国际友人对中国武术的关注和学习。
如今面对已经取得的荣誉,中国劈挂掌第五代传承人神凤奎并没有满足和止步。他深知,武术传承之路任重而道远。展望未来,他表示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投身于武术传承事业中来,他计划将在国内举办更多的武术培训班和讲座,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劈挂掌,了解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他还希望能够带领徒弟们参加更多的国际武术交流活动,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让中国武术在国际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同时,他也将不断深入研究劈挂掌的技法和理论,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和训练方法,对劈挂掌进行创新发展,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为中华武术的传承和发展做出更大更多贡献!
中国公益日报_综合性公益新闻信息服务平台
下载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