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日报 > 新闻 > 国内 > >

传统节日活动促邻里共融案例

2024-07-31 17:30中国公益日报 编辑:孟瑾 分享

一、活动背景

在我国,传统节日是凝聚民族情感、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举办传统节日社区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节日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节日不仅代表着我国民族的精神风貌,还承载着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然而,在现代社会,传统节日的内涵逐渐被忽视,很多年轻人甚至不知道节日的由来和传统习俗,通过举办传统节日社区活动,可以让居民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促进社区和谐。因此,弘扬传统节日,唤醒民族文化记忆,显得尤为重要。松潘社工站开展传统节日活动促邻里共融系列社区活动,满足辖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拉近邻里间的距离,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需求分析

(一)辖区居民对了解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传统习俗的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人们对于传统节日的认知逐渐减退,特别年轻群体对于年文化缺乏认知与了解,缺乏习俗的节日使社会传统温情不足,不利于节日文化的弘扬与传承,因此,增强辖区居民对传统习俗的认识与了解尤为重要。

(二)辖区居民对传统节日仪式感、促进邻里交往,提升社区凝聚力的需求。

社区是居民共同生活的家,和谐互助的邻里关系是社区必不可缺的重要因素。由于传统节日仪式感缺乏,辖区居民难以通过节日习俗增强邻里交往,不利于促进社区凝聚力提升。因此,以传统节日为契机,培养辖区居民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认识是提升居民社区认同感的重要途径。

三、理论依据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社会支持网络理论指出,个体与各种社会关系的交往是一种相互关联的网络,在这个网络中,个体获得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支持,正式支持是指社会正式组织给予的支持,非正式支持则是指来自亲友、邻里等人际互助网络的支持,这两类支持都能够帮助个体获取社会资源。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强调,个体的生存需要与他人的合作与协助,一个人所拥有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大,就越能应对各种来自环境的挑战。社会支持网络是个人生命过程的组成部分,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正式和非正式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干预个体的社会网络,可以改变其在个体生活中的作用。

本期“觅·传统之寓,迎·节日飘香”社区活动以传统节日为活动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强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同时,传统节日活动还可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四、服务目标

(一)服务总目标:

传统节日活动促邻里共融社区活动以传统节日为活动载体,弘扬传统文化,增强社区凝聚力,促进邻里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强化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同时,传统节日活动还可以丰富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幸福感。

(二)服务具体目标:

1. 弘扬传统文化,增强辖区居民对传统习俗的认识与了解。

2. 满足辖区居民精神文化需求,营造浓郁的节日氛围,通过多种活动形式,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

3. 拉近邻里间的距离,提升民族文化自豪感与自信心。

五、介入实施

(一)“健康暖冬行,义诊迎元旦”

为助力儿童健康成长,让更多家长关注孩子健康发展,科学认识儿童生长发育,松潘社工站特邀医院儿科专家莅临街道开展“健康暖冬行,义诊迎元旦”为主题的儿童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家长们领着孩子依次填写基本信息,有序排队测量。医护人员为每位儿童量身高、测体重,以讲座的形式科普儿童生长知识,讲解科学管理孩子的身高,体重及生长发育等重要知识。

通过本次义诊活动传播了儿童生长发育知识,消除家长对儿童生长发育方面存在的误区,呼吁家长要及时干预,获得家长一致好评。下一步,太平街道社工站将进一步聚焦儿童福利领域需求,链接更多资源不定期开展各项公益义诊活动,以最专业的技术、最优质的服务,助力儿童健康成长。

(二)“迎新春,送福袋”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达新年祝福,营造喜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增进邻里情,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松潘社工站开展“迎新春,送福袋”社区活动,为社区居民以及困难群体送上了新春祝福。

写福字、贴对联是我国流传千年的传统习俗,寄托着人们对新一年的憧憬和希望。一幅幅平安和谐、吉祥如意的春联,一张张红红火火、满载暖意的福字带着辞旧迎新的美好祝愿,为即将来临的新春佳节增添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活动过程中,社工将把这些充满美好寓意和祝福的福字送到他们手中,把浓浓的“年味”和新春的祝福送给他们,将平安、幸福、祥和的氛围传递到辖区内的每个角落。同时,社工也积极了解了行动不便老年人的生活情况及日常需求,让老年人在春节期间都能及时联系到家人及社工人员,确保老年人能安安稳稳、平平安安过新年。

本次送福活动,不仅为辖区居民送去了温暖和祝福,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加强了社工与居民之间的交流互动,拉近了社工与居民的距离,同时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为居民营造了祥和温暖的节日氛围。下一步,松潘社工站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乡村文明创建注入新的活力。

(三)“花灯邀明月·灯谜闹元宵”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或“灯节”。这个节日已有悠久的历史,习俗也是丰富多彩。在元宵佳节到来之际,为弘扬传统文化,营造喜庆、文明、祥和的节日氛围,松潘社工站开展了“花灯邀明月·灯谜闹元宵”社区主题活动。

花灯邀明月,流光相皎洁。活动开始,社工们与居民共同讨论有关元宵节的来历以及习俗,热闹的氛围让大家提前感受到节日的欢乐和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随后,社工分发制作元宵节灯笼的材料并耐心、细致的教给每个居民关于元宵节灯笼的制作流程,然后让居民共同讨论、交流,各自将灯谜安装在灯笼上。

趣味猜灯谜,欢乐闹元宵。接下来,社工们详细介绍了猜灯谜游戏的活动规则。居民分为4个团队,进行猜灯谜大比拼,比赛实行积分制,团队依次派出代表进行猜灯谜。参加活动的居民认真地看谜语,思索着答案,不一会儿就有人率先猜出了答案,当听到社工说“回答正确”,随机高兴地都要蹦起来,还不时和周围人分享自己的猜谜经验,有的自己在手里不停地比划、沉思,有的人与小孩一起参与,整场比赛呈现出一副和谐、喜乐的画面。

此次活动,不仅让老年人们亲身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也体会到了动手的乐趣、团结协作的力量,更是在互相交流中扩大了老人的交友圈,加强了朋辈群体之间的交流。下一步,松潘社工站将持续开展社区传统节日,向社区居民普及传统文化知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升辖区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爱心树”植树节

为了暖心护航困境儿童快乐成长,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做到关爱服务不间断。在植树节到来之际,松潘社工站带领本街道的困境儿童在孙耿街道于家村参与开展了困境儿童“爱心树”种植活动。

栽下一片新绿,播种新的希望。植树现场,孩子们都展现出不同一般的热情,纷纷撸起袖子、拿起铁锹、锄头等工具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植树中来。挖坑、栽树、培土、浇水......个个忙得不亦乐乎。一阵劳动过后,孩子们红扑扑的脸上挂满了汗水,双手双脚也沾满了泥土。最后,在社工和孩子们的共同合作下,空旷的土地上种满了高低不一的小树苗,挂满爱心卡片的的小树苗也在春日里展现出了勃勃生机。孩子们都纷纷给自己的树苗起好名字,许下了春日里的第一个愿望。

栽下小树,绿了大地,润了人心。此次“爱心树”种植活动有效增强了困境儿童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提高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增强了困境儿童同辈之间的交流,感受到团队游戏的快乐。下一步 ,松潘社工站将继续开展此次活动,让本辖区困境儿童度过开心、快乐的童年。

(五)“享劳动之乐,扬劳动之美”

劳动是生活的基础、是幸福的源泉。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为营造欢乐、和谐的节日氛围,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让环卫工人度过一个难忘的五一佳节,松潘社工站开展“享劳动之乐,扬劳动之美”五一劳动节主题活动。在社工和志愿者的带领下,环卫工人分成红、蓝两队进行热身游戏,并依次进行丢沙包、投壶、捶丸等活动。“通过参加捶丸游戏,让我又想起了小时候的感觉,感到非常放松与开心”一位环卫工人说道。活动最后,社工也将精心准备的牙膏、牙刷、洗发水、肥皂、洗衣粉、花露水等夏季日用必须品送到环卫工人手中,向他们表达关心与问候,并肯定他们为城市环境美化付出的努力。环卫工人们接过礼物后,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环卫工人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和尊重,也让他们更加坚定了继续为城市环境美化贡献力量的决心。

通过此次活动,加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促进了环卫工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传递了尊重劳动、热爱生活、享劳动之乐、扬劳动之美的价值观念。下一步,松潘社工站将不断丰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以需求为导向,为大家提供更多的暖心服务。

六、活动反思与总结

回顾5场社区活动,我们深感收获颇丰。居民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均达到了预期目标,社区凝聚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然而,我们也认识到在活动组织和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活动宣传不够广泛、部分环节安排不够紧凑等,这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改进方向。通过本次社区活动,社工对于召集参与活动的人员得到了一些经验:一方面,社工发挥自身力量,通过微信群通知、社区宣传等方法招募服务对象;另一方面,通过热心群众发动周围群众,以点带面,扩大社会工作服务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社工应积极吸取此次社区活动招募经验,应用到下次活动当中,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也争取让越来越多的群众支持社会工作、喜欢社会工作。传统节日活动对于现在的邻里陌生、居民参与度低、老龄化年龄结构而产生的失独、空巢没有朋辈支持系统问题解决有联结作用。社工在社区工作思维下,帮助社区开展活动,通过活动发现社区居民骨干并培育,能够实现社区活动“自助”促进邻里和谐,一家亲。

责任编辑:李锐
暂无任何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