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益日报 > 新闻 > 国内 > >

日常多滋味,百味即人生 —记第11批中国援巴新医疗队厨师彭坤万

2021-11-19 15:24中国公益日报 编辑:孟瑾 分享

经云: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美好的一天,必然从味开始。

清晨,当巴布亚新几内亚的第一缕阳光穿透四围的树木,懵懂地窥探宁静轻润的庭院时,有人已经和往常一样,按时起床,打开驻地的大门,打扫位于六单元的“渝香阁”,为还在沉睡中的医疗队队员们开启美好一天做必要的准备——唤醒味蕾。

“渝香阁”是队员们为厨房起的名号,在这里,浓郁热辣的川味烹煮和软黏糯甜的玲珑面食,总能沟起浓浓的乡情,即便远离巴山蜀水,身处异国他乡,却浑然不知。时空倒错,仿佛还沉浸在重庆十八梯欲罢不能的小面浓香中,或是徜徉在洪崖洞川流熙攘的麻辣鲜香里......

而这一切如痴如醉、似梦非梦的心驰神往都源于一个人的运筹帷幄——医疗队后勤官、大厨彭坤万。他是我们队里最年长的队员,因此我们都尊称他为“彭大哥”。

因为他的存在,渝香阁变成了离家乡重庆最近的地方,而味道则是串连起这一切的时空链接。

朝气温润的晨光仿佛是贪味的孩童,追着彭大哥的背影,在门打开的一霎那窜进了整洁的厨阁。灶具、碗碟、刀叉如列队的士兵精神抖擞地等待着他的调遣,而一夜厉兵秣马、枕戈待旦的柚木案台,正沐浴着一米朝辉,等待着白面生烟的闪转腾挪,静候着红肉酱香的人间烟火。

医疗队员们都是来自重庆,重庆人最好一口麻,最撑一肚辣,无麻不爽,无辣不欢。队员们刚来时,私下带了不少辣油、咸菜,生怕吃不惯这里平淡无味。不过现在看来,完全是杞人忧天了。彭大哥气定神闲,略施华彩,一番铁锅长勺,灶火冲气,看似金戈铁马,却如杨柳轻歌,当你踟蹰之间,一顿活色生香的川味珍肴已跃然眼前:腾腾白气,鲜嫩肥美的水煮肉片;外焦里嫩、椒味袭人的麻辣鸡丁;红白相宜,滑嫩多汁的麻破豆腐;还有那色泽红亮,肥而不腻的川江名菜回锅肉,那叫人垂涎三尺,欲罢不能啊。

食以五谷杂粮,长于一方水土,家乡的味道,总能让人忘记一天的辛勤工作。即便浑身困意,也能在酣畅淋漓的川味之间倾泻而尽。于是久而久之,队员们已然痴瘾于老彭赋予渝香阁的安逸满足,全然忘了身处南洋赤道,却犹如置身于江陵渔火,朝天古渡,渝州唱晚矣。

作为医疗队的大厨,彭师傅对队员们的饮食起居照顾得细致体贴。在长夏月间,队员们因任务需要多次进入疫区,回来后要进行14天的隔离,基地日常事务多由彭大哥一肩承担,除了一日三餐的准备,还有物资供给、生活采购、驻地防疫、安全检查,忙得团团转。队员们看着心疼,因为平时这些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做的。但老彭任劳任怨,不言乏累。不仅如此,为了保障隔离期间队员身体足够营养,老彭想着法儿更换口味,精心挑选着食材,为大家做可口的饭菜。为了严格执行隔离,他为每一位队员备好了专用餐具餐盘,每一顿饭亲自送来,又亲自回收消毒,以求万无一失。队员们还发现,每一顿饭都用心照顾到了个人不同的胃口,有人喜欢喝汤,每天一定有一碗高汤奉上;有人喜欢吃水果,餐盘里就会有削好的新鲜水果;有的人晚上不吃米饭,那碗里一定会多加点蔬菜;有人喜欢吃海鲜,那隔三差五一定会有鲜香美味的鲜虾或海鱼。中国人以食为天,在远离家乡的国度,队员们却享受着最暖心的照顾,感受着最真情的关怀。大家都说因为有彭师傅,都不觉得想家了,这里已然有家的感觉。有些队员还打趣地说道“彭师傅,说好的减肥,现在反而控制不了体重了”,还有的说“红烧肉、粉蒸羊肉,还有红油火锅,这哪里像在巴新,明明是人在巴新,胃落在重庆了嘛”。

这就是老彭打造的美味生活,用快乐代替离愁别绪。所以久而久之,老彭在队员心中就是兄长,兄长总是对弟弟妹妹们关怀倍至。有他在就心安,有他在就万事不愁。

然而,老彭的生活中不仅仅是只有美味,还有更多的五味杂陈。

老彭生性内敛,宠辱不惊。他的生活似乎永远是规律自持的,然而这样的他其实是默默地承受着压力,而不表露给队员看。他不想影响到他们的情绪,分心他们的工作。相较于第十一批医疗队队员,老彭在援外的路上已是老大哥了,他五年前就曾踏足南太平洋,还远征过南美加勒比,有丰富的援外经验。他出色的后勤保障工作给医疗队队员及分管领导心里留下极深的印象。这次正值疫情肆虐之际,援外难度大幅增加,医疗队必须随队配置得力的后勤保障干将。所以卫健委领导再次想到了他。此时彭师傅已年近五十,本可以不再承担此次任务,但老彭觉得既是为国家而行,又是非常时期,毅然应允,随队逆行出征。记得出征之日,对前来送行的家人,只能以深情不舍的拥抱表达自己深深的歉意。妻子要照顾年迈的父母,而女儿正值年少,需要父亲的陪伴,老彭明白,此时真是到了家国不得两顾之时,当以国家为重。千言万语却只化为离别时的一句殷切:“你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在他转身一刻,有一种隐忧萦绕在他的内心,此去南太,相隔千里,只愿家人安好才是,回来后一定要好好补偿他们。

他给医疗队员的味道是甜美安逸,留给自己品尝的是离愁别绪。

日常就是百味,在老彭手里,各种食材能碰撞出不一样的味道,而人生如陈年老酒,决不是一种滋味。

出国不久,让老彭牵肠挂肚的事出现了,女儿因查出有垂体瘤需要手术,这是一个要涉及的脑部的手术。虽然在家人安排下,女儿住进了医院。但那几天老彭的心理承受着漫长的煎熬,女儿啊,一定要平平安安的,爸爸这个时候不能在你近旁照顾你,不能守在你左右,心里真的很难受,结果未定,忐忑不安,你一定要顺利度过这一关啊。那几天队员们发现老彭的烟量陡增,几乎没断过,但即使这样,队员们依然能吃着香甜可口的饭菜,老彭就是这样一个人,无论内心有多么的沉重,但工作绝不松懈马虎,还是和平常一样按部就班,一丝不苟。他是要把苦寂留给自己,把轻松留给别人。

8月,似乎命运就是要考验坚强的人,人生就是要偿尽百味。女儿终于平安度过了手术的危险期,一切都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可就在大家为老彭感到高兴时,又一个不幸的消息传来,他的父亲因心脏病又入院了,而病情较重。队友们真的担心这接二连三的消息会打击到老彭,一边宽慰他,一边积极联系医院的资源,希望能让老父亲得到最好的治疗。虽然经过积极救治,但最终未能留住父亲离去的身影。至暗时刻,悲痛当令人难以承受,亲人长逝,永别总叫人肝肠寸断。那晚,老彭望着家乡的方向,独自默默待了很久很久,往事如烟,想念亲人音容恰似历历在目,午夜梦回,犹见慈父温情早已泪满湿襟。一碗清酒相送,淡月繁星同祭,儿为国征,如保家安,以慰父灵,父当引以为傲,自可潇然驾鹤,儿痛泯遥叩...

翌日清晨,当巴布亚的第一束阳光依然如往常一样穿透树木,探进宁静的庭院,依然有人已经早早起床,打扫庭厨,整理“渝香阁”,为新的美好一天做着准备。老彭,这个敦厚自重的男人,依然认真地做着自己有意义的工作,坦然接受属于自己的人生百味,只字没有提回国的要求,甚至连休息一天的要求都没有。我知道,他责任感极强,此时医疗队也离不开他,他更不愿意在疫情最紧迫、外防输入压力最大的时候要求回国,宁愿牺牲自己的小家。我后来问他,坤哥,那段时间会不会太苦了自己,你自己熬着却成就了我们。老彭轻轻笑着说,人生不就是如此甘苦相依吗,这是人与人的缘分,聚散离合是我们掌握不了的,其中的滋味我们有啥就偿啥。我完成好国家的事,就是对父亲最好的告慰。说起来,我还真希望,人生的际遇要是能像我手里的油盐酱醋可以任我调配出想要的味道就好了呢,彭大哥和我都会心地了起来,手中的白酒一饮而尽...

医疗队连续四个月辛苦奔波,终于完成“春苗任务”,为在巴新的同胞完成两针国药疫苗的接种。彭大哥始终照顾着队里的弟弟妹妹。很快,队员们又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彭大哥知道,他所能做的就是布尽美食,让队员们忘却异乡的孤独,感受到家的温暖,吃出浑身干劲;而队员们也感到,彭大哥手里的勺巅出的不是平凡的菜肴,而是在病毒肆虐的巴新最至意深情的守护。

清晨,当巴布亚的第一束阳光再次如往常一样穿透树木,落进渝香阁,有人早已准备好开启美好的一天。那一定是彭大哥,他就像是海绵,心静如海,容纳百川,内化能量,却平静如常。有他就有人间百味,有他就会心安如谧。

撰稿人:毛翔、陈国柱

中秋节晚宴彭师傅烹饪出美味大餐

医疗队队员全队合影

彭师傅与驻地保安合影

责任编辑:李锐
暂无任何相关新闻